
從前,有一個女子,總是做一個奇怪的夢,夢中常出現相同的場景:很多人被關在一個黑房子裡,房門上了一把生鏽的鐵鎖,人們在裡面哀求。
每當夢醒,她就覺得自己胸口悶得慌。久之,她得了一種病,覺得胸悶、心神不定、非常煩躁。
一、心中的黑房子
她聽說山上的道觀裡有一位老道長可以醫治一些疑難雜症,於是就跋山涉水去求見。老道長說:“這病不難治,我給你一枚金鑰匙,你掛在胸前,但應記得,如果再夢見那個場景,用鑰匙把門打開,把黑房子裡的人都放出來。這樣,你的病就好了。”
她謝過老道長,掛著金鑰匙回家了,不多日,果然又夢見了黑房子裡的人,這次,她湊近了黑房子向裡張望,看見房子裡都是自己討厭的人,有罵過她的婆婆、欺負過她的鄰居、還有小時候把她推進臭水溝裡差點淹死她的同伴等等。
再向裡看,怎麼還有一條瘸腿狗?她想起來了,這條黑身體白腦門的惡狗經常出現在小時候她上學的路上。
總之,黑房子裡有很多曾經傷害過她的人。她想:我可不能打開這個房門,受罪的應該是他們。於是,在求救聲中,她收回了金鑰匙。
半年過去了,她的病又加重了,她去求見老道長,老道長說:“只有最後一次機會了,否則我的金鑰匙也救不了你,今天晚上你還會夢到那個場景,在那把鎖還沒有真正銹死之前,你必須把它打開。”聽了老道長的話,她下定了決心。
果然,晚上又夢見了黑房子,她什麼都不多想了,勇敢地拿出金鑰匙,咣當一聲打開了銹鎖,裡面的人拼命擠了出來。
隱約中,好像還有一個女子在人群最後邊慢慢向門口走來,越來越近,她覺得女子竟如此面熟,好像是自己,不!就是自己,她蓬頭垢面,目光呆滯,十分瘦弱可憐。就在這女子走出黑房子的一瞬間,黑房子突然倒塌了,陽光傾瀉進來,刺眼的光亮使她驚醒,她渾身出透了冷汗。
此時傳來老道長的聲音:“囚住了別人也囚住了自己,鎖住了過去也銹住了自心;怨恨煩惱壘起了黑房子,打開心窗讓陽光照進。”
自此之後,她的病徹底好了。整個人變得眼裡有光,面色紅潤,十分漂亮。
你的內心有沒有黑房子?那裡有沒有你憎恨的人?你要不要一把金鑰匙?你是否願意放了他們?

二、《莊子》:相忘於江湖
《莊子》上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在過往當中糾結,最終困住的是自己,唯有就此放手,才能讓我們從中脫困。
放棄和放手是有差別的,放棄是犧牲屬於自己的,放手是放下那些從來不是你的。釋懷就是放下,不糾結過去,不迷茫將來。
生活中的多少悲劇,不都是因為放不下、忘不掉引起的嗎?旦夕禍福,其實都在一念之間,退一步,笑一下,世界原本可以更加美好,人生原本可以繼續精彩。誰都有脾氣,能做的,就是收斂自己的脾氣。人處於報復的心態下,是極其可怕的,樣子也是極其醜陋的,學會做脾氣的主人,而不是讓其毀了自己的一生,世界和別人不會因你而改變,能作出改變的就只能是自己。
曾經的朋友,如果是誤會,心平氣和、耐心解釋,若能和好如初,那就再好不過了,若不能,也可各自前行。如果是真背叛,也不必耿耿於懷,人生中要遇到很多人,你不能保證別人都用真心待你,能做的就是放過他,然後走開。
人生旅途,難免會遇人不淑,那就更不值得較真了。如果碰到了他們,避而遠之還來不及,又何必拿自己的美好人生與之交換?忍過一時之氣,甚至低頭認錯,又損失了什麼?難道被瘋狗咬了,還要選擇咬回去嗎?避而遠之,打打疫苗,很快就可以恢復。
世界的模樣,是由你看它的心態所決定的。打開心中的監獄,放過他人,世界便能重現美好;倘若內心陰霾不散,美好便不復存在。
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來源: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