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廣賢文》有言:“一日夫妻,百世姻緣。”
相愛是一種緣分,相守是一場修行。
居家過日子,離不開柴米油鹽。
好的夫妻,都不避諱談錢。
01、三等夫妻:各自管錢,互相算計
兩口子過日子,最怕算得太清。
古人云:“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遇到錢的問題,防人如防賊,容易傷人心。
58歲的蘇敏,跟丈夫結婚32年。
女兒出生後,蘇敏做過一段全職主婦。
丈夫給家裡生活費,每個月都要跟她仔細算賬。
不但限制她的家用花銷,還經常被丈夫懷疑。
等女兒稍大些,蘇敏一邊承擔全部家務,一邊打零工賺錢。
為了供女兒上學,她送過報紙,掃過大街。
一次,蘇敏開車走高速,ETC綁定丈夫的卡,花了81塊錢。
丈夫馬上打電話來,問她什麼時候把錢還給他。
蘇敏的母親生病,刷了丈夫的醫保卡,丈夫第二天就更改了密碼。
就連平時走親戚、買禮物,丈夫也只買自家親戚那一份。
結婚三十多年來,夫妻二人各過各的、互不關心。
直到退休後,蘇敏跟一個老鄰居閒聊,鄰居是丈夫單位的同事。
才得知丈夫月薪六千,在蘇敏面前,工資一直在壓低了報。
蘇敏說:“我感覺我們不像一家人,和他住在一起很鬧心。”
過日子,一定得精打細算,但不能太算計。
涉及利益,就像買菜那樣,互相討價還價;
真遇到點問題,只會大難臨頭各自飛。
錢算得太清,算走的是感情;人分得太清,分走的是人心。
半輩子夫妻,從親密到疏離,都是從各自管錢開始的。

02、二等夫妻:一起管錢,有商有量
《禮記》有云:“夫妻和,家之肥也。”
一個家,日子想要和和美美,夫妻一定得同心。
該花的錢,商量著花,別自己一個人做決定。
蘇軾被貶黃州之後,一家的生計沒了著落。
他和夫人關起門來,清點了一下家當。
根據黃州柴米菜蔬的價格,規定全家人吃用的花銷,每天不得超過一百五十錢。
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錢,分為三十份,懸掛在屋樑上。
每天早起,用叉子挑取一份後,便將叉子藏起來,誰都不許再動。
如有結餘,就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裡,以備意外之需。
常聽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事實未必如此。
一時貧困並不打緊,可怕的是走進婚姻,兩個人對錢絕口不提。
作家三毛說:婚姻,如果不能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圖碎銀幾兩。
可偏偏就是這碎銀幾兩,卻能解這世間的萬種惆悵。
有了那碎銀幾兩,你才能更好地為愛人遮風擋雨,給父母一個安逸的晚年,為孩子撐起一方天地。
好的夫妻,不會因為談錢就一拍兩散,反而會讓兩個人,更加彼此珍惜。
夫妻雙方一起管錢,就是抱著最大的誠意,共同抵禦生活的風雨。
03、一等夫妻:不計較錢,彼此信任
《周易》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吳京拍一部電影,票房高達幾十億,十分吸金。
在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問吳京,拍電影賺的錢,通常誰來管理。
吳京說,自己結婚前,就想把銀行卡全都交給妻子。
他對妻子謝楠說:“這是咱家所有的財產,你拿著打理去吧,給我留點零花錢就行。”
沒想到,謝楠直接拒絕了,她說:“我不要,還是你自己弄吧。”
在謝楠看來,自己雖是財經大學畢業,對於理財卻並不擅長。
她笑稱:“我唯一做過跟理財有關的事,就是在我們家保險櫃上貼了個紙條,上面寫著‘輕拿多放’!”
夫妻二人都覺得,對方才是管理財產的最佳人選。
我的錢就是你的錢,心甘情願交到你手裡,我一萬個放心。
正如楊瀾所說:“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也不是金錢和利益,而是肝膽相照的義氣。”
好的夫妻,就像兩扇門,共同撐起一個門戶、組建一個家庭。
與其計較誰來管錢,還不如多想想,怎麼一起賺錢。
只有心不計較,眼裡才能看到伴侶的好,也是真正對這個家好。
來源:儒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