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說,“福禍無門,唯人自召”,意思是,福和禍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人自己招來的。
的確,萬事都有因果,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有時候並不是取決於天意,而是取決於自己平時種下了什麼樣的“因”。
俗話說,福氣是自己修來的,腳下的泡是自己走出來的,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差距,只是因為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所做出的選擇不同罷了。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境遇都不同,每個人的性格與脾氣也各不相同,因此,當我們在面臨著相同的人生難題時,給出來的答案,也很可能會有不同。
所謂命好的人,大多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他們遇事不會較真,也不會為難自己,因此,他們才能夠生活得從容、幸福。
而那些命苦的人,他們的痛苦,也大多是自找的。正所謂,“福禍無門,唯人自召”,身上有這三個特點的人,注定命苦,不值得同情!
第一個特點:思想消極,負擔太重。
命苦之人的第一個特點,就是思想消極,負擔太重。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一個思想積極、樂觀的人,他的命運也會很神奇地變好,而一個腦中總是充滿了負面思想的人,他的生活也總是會過得很不如意。這說明了潛意識的暗示,對我們的生活 產生著極大的影響。
命好之人,大多樂觀,他們看到了半瓶水,會開心地說,真好,還有半瓶水呢;而命苦的人,大多悲觀,他們看到同樣的半瓶水,會沮喪地說,太糟糕了,只剩半瓶水了。
命好的人,因為樂觀,懂得知足,所以,他的快樂,能夠使得他周圍的氣場變得充滿了正能量,他的運氣也自然會變好;命苦的人,因為悲觀,思想消極,所以,他眼中的人和事,也都是負面的,在這種氛圍下,他當然無法獲得好運。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思想消極的人,總會在無形中給自己增添很多不必要的負擔,使得自己生活在憂鬱的氛圍中,開心不起來。
其實,一個人的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處事方式,而他的處事方式,又在冥冥之中,左右了他的命運好壞,所以說,一個思想消極,負擔太重的人,注定了命苦,因為他們給自己貼上了“悲慘”的標籤,卻不懂得變通。

第二個特點:怨天尤人,不思進取。
胡適曾說過,人生的意義全是各人自己尋出來、造出來的,高尚也好,卑劣也罷,清貴、污濁、有用、無用等等,全靠自己的作為。
命好的人,懂得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每當遇到挫折之時,他們都會率先從自身找原因,找到克服挫折的方法;而命苦的人,則大多喜歡“認命”,他們消極的認為自己之所以“命苦”,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是外在條件造成的,與自己毫無關係,所以,即使自己付出再多努力,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境遇。
其實,那些所謂命好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從未遭遇過困境,而是他們在面對困境時,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眼前的困境;而那些“命苦”之人,也並非天生遭遇的挫折比較多,而是他們根本沒有改變現狀的勇氣。
所以說,命苦之人身上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怨天尤人,不思進取,一個不願意通過努力去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他的命運,便永不會改變。
第三個特點:外表落魄,自甘墮落。
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如何,常常能通過一個人的外表顯示出來,通常來說,我們不會說一個穿著光鮮亮麗的人“命苦”,但卻會形容一個“外表落魄”的人“命苦”。
一個人的外表,代表著一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一個外表光鮮亮麗的人,他的生活態度一定是積極樂觀的,同時也是樂於與人交往,且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
相反地,一個外表落魄的人,就說明了他面對人生的態度是消極的,他甚至沒有打扮自己的想法與精力,他不願意與人交往,亦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樣的人,往往覺得自己“命苦”是應該的,他自甘墮落地沒有任何改變自己命運的想法。
一個人的外在,常常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因此,一個外表落魄,自甘墮落的人,內心中常有一種“認命”的消極想法,不思進取,這樣的人,即使命苦,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是啊,在很多時候,所謂“命苦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遭受到的苦難比別人多,只是因為他們思想消極、自怨自艾,從而給自己貼上了一個“命苦”的標籤,彷彿這樣,他們就有了不努力的資格。
其實,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正所謂,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一個思想消極,負擔太重的人;一個怨天尤人,不思進取的人;一個外表落魄,自甘墮落的人,他們注定了命苦,不值得同情!
來源:知书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