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爸爸用拳頭,二流爸爸靠嘴巴,一流爸爸……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心里特別難受。

視頻中,一男孩望著屋子裡滿地的模型碎片,失聲痛哭。

那些模型全都是男孩珍藏、熱愛的寶貝。

可沒想到,它們卻全都被砸壞了。

而砸壞男孩模型的人,正是他的父親。

當天,男孩與喝了酒的父親吵了一架,父親憤怒之下,拿起一個模型就往地下砸。

男孩見自己心愛的模型被砸,十分委屈,便沒忍住頂撞了幾句。

結果,父親一下子就把兒子房間裡所有的模型都給砸了!

而且第二天,父親還和男孩說:

“如果以後再頂嘴,就把你所有熱愛的東西都毀掉!”

聽著父親的狠話,男孩已經麻木了。

那些珍藏的模型,每一件他都付出了時間、精力和熱情。

如今就這麼輕易地被父親毀掉,男孩覺得原來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在父親眼中就是垃圾。

看到男孩如此消極的想法,我的心都揪了起來。

作為子女,男孩與父親吵架的確不對。

可這位父親用“毀掉孩子所有熱愛”的方式去教訓孩子,也實在有些過激了。

要知道,父母過於強勢,除了傷害孩子以外,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一點好處!

同樣是父子,鄭州有一對“舞蹈父子”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

“80後”老爸陳曉勇與兒子一起跳舞的視頻,引得百萬網友觀看,就連明星看完都忍不住點贊。

2018年,兒子看了舞蹈節目《這就是街舞》之後,就喜歡上舞蹈了。

為了支持孩子跳舞,陳爸爸給孩子報了學習班,並且會在空閒時間跟著兒子一起練舞。

儘管陳爸爸和兒子比起來,身形有些“圓潤”,卻絲毫沒有影響他跳舞。

相反,由於他跳起舞來動作流暢,氣場全開,反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就這樣,他和兒子一起跳舞的視頻越來越火,陳爸爸還被網友稱為“微胖界的舞王”。

大家都很喜歡這對父子,尤其是他們之間如同朋友般互相學習、互相支持的親子關係,讓不少網友直呼羨慕。

陳爸爸更是成為了大家口中“別人家的爸爸”。

可見,孩子有一位能用行動來表達陪伴與鼓勵的父母,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兩對父子,親子關係完全不同。

前者,父子倆吵架,為了讓兒子長記性不再頂嘴,父親將孩子心愛的模型全部摔毀,父子關係緊張。

而後面那對父子,關係則非常好。

父親的支持與陪伴,讓孩子不僅堅持練習舞蹈,平日里有什麼話也願意和父親說。

同樣是教育孩子,兩位父親的差距顯而易見。

我們常說,教育孩子要用心。

孩子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很多家長喜歡說或者用強勢的手段去教育孩子。

可往往會發現,有時候一個道理說10遍,孩子也記不住,就是打了罵了,還是沒效果。

對此,盧梭說:

“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有三種,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世界上最沒用的教育有三種,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要想讓孩子越來越好,父母就一定要懂得用正面行動去影響孩子。

為人父母,用實際行動表達支持、理解與陪伴,為孩子做榜樣,其教育效果遠比打罵、說教好得多!

說到“用行動影響孩子”,就讓我想起前段時間在天安門廣場上帶女兒練武的田女士。

為了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田女士從女兒7歲的時候,就帶著孩子一起練武術。

母子倆剛開始練武時,由於練武術比較累,女兒一度想放棄。

可陪女兒一起練習的田女士,在女兒面前從來不喊累,也不偷懶。

孩子練習什麼,她就跟著練什麼。

就這樣,女兒見媽媽一直在陪著她練習武術,也就跟著堅持了下來。

於是,母女倆這一練,就是三年。

母女倆練武時干淨利落,又充滿力量的動作,大家看到後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只是,如果田女士沒有堅持陪著孩子練習,只是口頭告訴孩子“堅持一下”,我們大概率是看不到她這麼酷颯的女兒的。

畢竟,“堅持一下”四個字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並不簡單。

很多大人做事常常堅持堅持就放棄了,更何況是孩子。

但有大人的帶領,就不一樣了。

正所謂,教育孩子,三流的父母用拳頭,二流的父母靠嘴巴,一流的父母用行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陪孩子一起,給孩子做榜樣,孩子會其中獲得前行的動力。

想起作家鮑德溫說的一句話: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

與其打罵說教,不如用正面的行動去帶動孩子,影響孩子。

要知道:父母陪孩子一起做,是用行動與孩子共情。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慢慢就會向著父母學習,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親子共同進步成長,對孩子和父母來說,絕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你說對麼?

作者: 圈妈

來源 :团支书那点事儿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