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每個人來說,朋友圈都是一塊自我展示的地方。
有些人的朋友圈總是讓人欣然點贊,有些人的朋友圈卻令人無感。
朋友圈發什麼,的確與別人無關;
朋友圈怎麼發,卻決定了別人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你。
真正的聰明人,懂得什麼樣的朋友圈該發,什麼樣的朋友圈不該發。
越有本事的人,越喜歡在朋友圈發這三種動態,你也是這樣嗎?
01、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同學小馬晉級寶媽之後,每天朋友圈都在發孩子的日常。
就像這樣:
孩子餵奶要拍個照;
孩子睡覺要發動態;
孩子哭鬧要發個圈……
一天之中要刷屏好幾回,每一次都是沒有太大感受的育兒碎片,儘管她自己樂此不疲,但不知道的是已經有不少人把她屏蔽。
有次她跟一位同學聊天,聊到自己最近的育兒情況,對方一問三不知,完全不了解。
她就說:你沒看到我發的朋友圈嗎。
對方只能尷尬地解釋:最近太忙了,沒時間看朋友圈,就匆忙結束了對話。
無論你認不認同,都無法改變的一個事實是:
雖然發朋友圈是一個人的自由,但是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發到朋友圈。
畢竟朋友圈是一個公共區域,經常刷屏,發一些沒有營養的內容,不僅是對公眾資源的侵占,也是一種對別人的打擾。
雖然沒有人過來勸阻你,但卻於不知不覺之中招致別人反感。
真正聰明人,都不會這樣發朋友圈。
以前朋友圈有個女孩,是一個情感作者。
圍觀她每天的朋友圈,都是分享一些獨到、深刻的情感觀點,還有各式各樣的情感故事。
閱讀她的朋友圈,不僅被她生動的文筆打動,還有她精準地剖析,深入地思考,每次看完都想為她點贊。
儘管被大家所喜愛,這個女孩都沒有刷屏打擾別人。
積累第一批粉絲後,她轉戰微博,成為一名情感大V。
優質的朋友圈永遠是,你發的朋友圈是有價值的。
有人說,這裡的“有價值”是不是顯得非常功利,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輸出內容。
這裡的“有價值”涵蓋面其實很廣泛。
比如說,
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一種價值;
分享新奇的感受體驗是一種價值;
分享鮮為人知的知識和觀點也是一種價值……
總之,只有源源不斷地提供自己的價值,你的朋友圈才能被大家所認可,所喜歡。
在優秀的人看來,朋友圈是一個展示自己的關鍵性窗口。
只有輸出有價值的東西,才能保持長久的吸引;只有不刷屏,才能不被人反感。
如果做不到前者,做到後者的人,至少是禮貌的。
02、分享穩定、正面的情緒
並不是說,每條朋友圈必須要積極、陽光、正能量。
隨著年紀漸長,成熟的人總是習慣把負面的情緒自己消化,偶爾示眾,經常治愈。
我承認,每一種情緒都應該被看見,被尊重,被接納,但這個時候的情緒都是向內的。
向外的時候,收拾好自己的情緒,才是每一個成年人的基本修養。
有一段時間,朋友圈有一個女孩考研失敗,於是便開始了朋友圈訴苦之路。
她不斷地講述自己考研有多辛苦,途中遇到多少阻力;
最後,又開始吐槽自己的原生家庭,說媽媽不支持,弟弟不理解;
整個負能量反應堆。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不少朋友去安慰她;
但是每一次靠近,都會被她強大的負面情緒吞噬,每一次當時調整好了,後面又想不通了。
久而久之,身邊的朋友都不再願意再安慰她。
觀察身邊人,發現一個現象。
那些強大的人,從來都不隨意將自己的負能量發洩在朋友圈。
與之相反的是,他們總是展示自己溫柔的包容,廣博的智識,強大的抗挫力。
身為一個成年人的第一件事,那就意味著我們失去隨意展現自己情緒的能力。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回頭看,不准偷偷想念。”
有人問,為什麼成年人不要隨意暴露自己的負能量?
一個真相是,你的負能量,不僅少有人懂你,更多人不在意,還有人內心得意。
最正確的做法是,情緒低谷的時候,請好好治愈自己;心情復甦的時候,再好好展現自己。
當你對外界沒有情緒需求的時候,就是一種屬於自己的強大。
自愈,是一個成年人最了不起,且應該必備的能力;
積極、穩定的情緒,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高價值的體現。

03、感恩幫過自己的人
一個人能夠走多遠,一是靠自救,二是靠他助。
在這個世界上立足,不僅需要自身過硬的實力,還需要人脈的扶持和幫助。
無論是感恩父母,還是感恩朋友,或是感恩貴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幫助他們。
大學學長曾分享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這位學長上學時期就是一個學霸,各科成績經常拿滿分。
但是學長家境不好,即使上學時候成績好,進入社會之後沒有人輔助,剛開始過得併沒有那麼好。
但這位學長有個優點,就是很孝順父母,放假回家都會幫助父母幹活。
後來遇到一個機會,他的導師首先就想到了他。
把他推薦給一個業內大牛的公司,學長也很給力,抓住了這次機會,工作完成得特別出色。
之後的路,他就越走越好了。
學長最後總結:人一定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一種情緒價值,而且人總是傾向於幫助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畢竟,人性的真相是,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好意遇上白眼狼。
真正的聰明人,都明白感恩的力量。
稻盛和夫曾給年輕人的一個忠告便是,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
他本人也是這樣做的。
當公司經營得強大時,他說,都是員工支持的結果;
當公司的收益增加時,他說,這是客戶惠顧的結果;
每次演講結束,他都雙手合十,謙恭致謝,感恩現場來賓的支持。
感恩能夠讓我們的內心愈加恩慈、柔軟,感恩又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機會和好運。
得道者多助,所謂的“道”,就是感恩。
真正的聰明人,都是懂得感恩的人,也會從感恩中,獲得巨大的能量。
04
朋友圈的底層邏輯:展示自我,分享美好;
人際圈的底層邏輯:趨利避害,近正遠負。
兩者結合起來,怎麼有效地分享朋友圈,答案已經很明顯:
展示高價值,展示正能量。
第三點,就是展示人際交往的價值,懂得感恩。
有一個現像是,我從沒見過一個有價值、能量足、懂感恩的人,抱怨命運不公,他們總是被好運狠狠厚待。
看完這篇文章,優秀的人,都會把這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因為,分享本就是一種高價值的行為。
作者:苏善书
來源 : 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