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有些話永遠不要對孩子說

父母的“暗示”,對孩子的一生會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知乎上有個“重慶爸爸對三歲女兒實行打擊教育”的帖子,受到52萬人的關注。

這位爸爸總是習慣把“你真的太笨了”“你這嘴巴怎麼叫人都不會”掛在嘴邊,以此來激發3歲女兒努力學習。

他給女兒輔導作業,只要不會或者做錯,就要說她太笨,啥都學不會。

針對這種打擊式教育,有網友發起了投票。

結果參與投票的5.5萬人裡,有55%的人表示自己也曾被父母這樣打壓過。

家長的打擊式教育,到底能不能激發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著名心理醫師蘇珊·沃德教授曾經說過:

“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家長對孩子的評價,是孩子行動的風向標。

孩子的未來是變好還是變壞,根源就藏在父母的嘴裡。

01

身邊有個女孩兒,她的媽媽懷她時得了妊娠期糖尿病,7個月就生下她,她出生時還在母體裡受到了擠壓。

當時醫生告訴媽媽,孩子智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女孩上學後,成績很差。每次開家長會,媽媽就跟人解釋說:“我這孩子早產,智力上有點問題。”

媽媽整日焦慮,擔心孩子的未來。女孩也認為自己天生智力低下,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上了初中,女孩成績越來越差,老師勸媽媽趕快給她報個好的技校或者中職,女孩因此很灰心。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媽媽帶女孩參加社區義診,結果查出來女孩的智力是中等偏上水平。

媽媽不相信,又帶她去大醫院檢查,結果,檢測報告一致。

媽媽喜極而泣,鼓勵孩子走出困境,可這時,孩子已經習慣了之前的狀態,一遇到困難,就放棄,還總說自己:“我真的腦子不好使。”

儘管孩子智力正常,但因為媽媽長期的負面灌輸,孩子早已把“我不是學習的料”刻進骨子裡。

遇到困難,也會習慣性地認為自己不行,喪失了“再努力一把”的勇氣。

心理學家巴普洛夫曾經說過,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父母用負面信息來暗示孩子,會讓孩子形成強大的自我反差意識,明明想做好,卻又認同父母所說的,覺的自己就是那樣子。

父母的消極暗示,就像一劑毒藥,摧毀了孩子的自信,也斬斷了孩子的潛力。

33歲的女大學生范金成,畢業後啃老十年,她的人生就毀在了父母的話語裡。

從小到大,她在父母眼裡就是“幹啥啥都不行”。

她第一次做飯,媽媽說:“真難吃。”

她喜愛雕刻和服裝設計,媽媽說:“你弄那有啥用,快去看你的書。”

大學畢業後,她想創業,媽媽說:“你一事無成,你要成事兒了,我給你跪下。”

在父母長期的打擊否定下,她的學習成績也不好,參加了三次高考,才勉強考上了普通大學。

還沒畢業,就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出去工作,又害怕與人溝通。

孩子暗藏的天賦和積極向上的信念,都被父母“你啥都乾不好”的冷言冷語消磨掉了。

來自父母消極的心理暗示,會讓孩子陷入負面力量的怪圈。

情緒壓抑暴躁,內心自卑敏感,甚至出現交流障礙,這些性格上的缺陷將成為他人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02

肖伯納說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

積極的暗示,才是對孩子正向的期望,才能夠激發孩子前進的動力。

美國心理學專家羅森塔爾先生曾做過一次智力測試。

他在一所小學隨機挑選了18名學生做測驗,結束後他告訴老師和孩子,這些學生都非常聰明,以後肯定能有所成就。

半年後,他返回到該校,沒想到這些孩子的進步很大。

再後來,這18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就。

這就是著名的皮革馬利翁效應:

“一個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經過激勵後,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也就變成了行。”

美國有位號稱智商170+、超越愛因斯坦的天才少年雅各布·巴內特,履歷十分驚人:

8歲在大學物理系課堂上做旁聽生;一年的時間就自學完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10歲被全世界最頂尖的理工科大學之一——普渡大學錄取; 13歲時公開反駁相對論,獲得了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科特·屈里曼的肯定; 大學畢業後前往加拿大聲名顯赫的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繼續攻讀碩士乃至博士學位……

誰都想不到,這麼優秀的孩子,曾經卻是一個“問題兒童”。

他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自閉症,所有人都認為他肯定一輩子都不會說話,可能連簡單的系鞋帶都不會。

可面對兒子的疾病,媽媽從未放棄他,她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會和正常孩子一樣,甚至更加優秀。

媽媽騰出所有時間,幫助兒子做康復訓練。

她還發現,8歲的兒子對數理課程很有天賦,於是努力幫他爭取到了在名校旁聽的機會,並堅持和兒子一起上課。

報考大學時,媽媽陪著他準備面試,鼓勵他朝著理想的學校與專業不斷前進。

在媽媽的信任和引導下,他從一個自閉症患兒變成了能“超越愛因斯坦”的數學天才。

斯賓塞說過:

“智慧的教育者會把一種積極的暗示,不斷地、自然地傳遞給孩子。 這種積極的暗示,特別是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會對孩子在心靈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


教育孩子,積極暗示往往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03

身邊有個朋友,孩子寫作業馬虎、不認真,說了好多年,孩子越來越沒信心,一提寫作業就頭痛。

上了初中,朋友嘗試轉變了態度,通過鼓勵來引導孩子,專挑孩子好的地方去肯定他。

每次檢查作業她都對孩子說:

“這次,你作文這幾句話寫的很好; 數學作業寫的很認真,比上次有進步; 相信下次會更好。”
一學期下來,孩子的作業不但寫的很認真還很漂亮。

媽媽通過積極的暗示,讓孩子關注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孩子才有信心和動力把它做的更好。

從小被鼓勵的孩子,在處理問題時,會擁有善於思考的正向思維和積極上進的自信心理,從而不斷進步、獲得成功。

在綜藝節目《你說的話孩子不一定明白》裡,主持人認為對孩子說話要用積極的語言。

比如:“青菜吃完就去講故事”和“青菜吃完就來挑故事”這兩句話來說。

前一句表達的是消極的命令,讓孩子心理抵觸;後一句是積極的鼓勵,讓孩子更開心地去做。

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達,達到的效果完全不同。

家長想讓孩子變成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從現在開始,就要多鼓勵孩子,多讚美孩子。

當孩子做事兒慢的時候,家長不要用“不能、不可以”去要求孩子,而是要發現孩子的變化,用鼓勵的語言:“你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點,不錯,媽媽希望下次看見你更大的進步哦。”

當孩子遇見挫折,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要肯定過程而非結果:“媽媽知道你努力了,也想考好,我們一起看看問題出在哪兒,相信只要找到方法了,繼續努力,你一定會考好的。”

當孩子主動干家務時,家長要具體到細節去表揚孩子:“你幫媽媽收拾了碗筷,還擦了油漬漬的桌子,擦得很乾淨,這樣大家坐在這裡就很舒服,不怕弄髒衣服,你做的很好。”

一個小小的肯定,就能讓孩子更願意聽也更願意主動地去做。

《中新網》曾調查發現:

常被爸媽鼓勵、安慰的孩子,遇到不會做的事,會努力找方法自己試著做的比例高達85%,明顯高於很少被鼓勵和安慰的孩子。還有更多數據證明,常鼓勵、安慰孩子的爸媽,孩子願意接受挑戰,也會對父母敞開心胸。


改變語言習慣,通過正向積極的語言方式,就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提升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鼓勵要趁早,孩子才能做好。

04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

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千里馬。

好的父母,就像伯樂,都善於鼓勵和發現孩子的優點。

千萬別小看“暗示”的強大力量,你說的是“真棒”還是“真笨”,影響的是孩子的整個人生。

作者:鏡子

來源 : 男孩派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の智慧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