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把你苦苦修來的福報,兌換成吃穿

物理學上有能量守恆定律,這個定律在福報上也有用到。紀曉嵐講到案例,兩個婦女,生辰八字都相同,按理來說福祿是相同的。但一個人嫁給了豪門,有錢,一個嫁給了貧窮人。

有錢的女的年輕時都很風光,到了晚年,卻落下了雙目瞎的毛病,老公病逝,晚景一般。那貧窮女的,一輩子勞碌,沒有享受多少福報,但晚景也很好。可見,這個福報的能量是守恆的。

好比說來到這個世界,帶來這麼多福報,你要是提前享受,消費了,透支了,那老年沒有福報,就很淒涼。那要是慢慢的用,不享受,這個福報仍然存在,不會消失,晚年也能用得到。

很多人吃越多東西,色身越不健康,都是因為福報被吃消耗了,那色身怎麼健康呢。人吃多少東西,都要珍惜,不要透支。沒有大福報,偏偏享受,這時就是透支,把未來的拿來用。甚至把色身的健康拿來換。

那以後看到人享受福報,也不要羨慕嫉妒,更不要去學。應該要學習人們怎麼珍惜福報。福報跟上來了,色身才能健康,以後智慧才能開發。千萬不要把福報兌換成不必要的吃的,穿的,用的。太消損了。

現在講一個公案,作為參考。

01、袁了凡居士妻子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給兒子做棉衣,家裡本來有絲棉,她把絲棉賣掉換成棉絮。了凡先生問她:“家裡有絲棉,為什麼要換成棉絮?”她說:“絲棉太貴,賣了可以把錢送給別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樣可以保暖。”了凡先生聽了很高興,因為這樣做就不愁孩子將來沒有福!

02、殺生飽足口腹之欲折福

再來看反面例子:古時候,有戶富人在孩子滿月時,請客大擺酒席,殺了許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給孩子算命,說他一生的命運如何如何好。

可是孩子活到兩歲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來以為他算命很準,為什麼這次沒有算對。後來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說他“折福太深,福盡而死”。

我們都是大乘修行者,應當念念關懷眾生的苦難。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什麼不能省下自己的福報施給諸母有情呢?

03、范仲淹惜福舍福

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宋朝的范仲淹讀書時,心中念念想著救濟他人。後來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一個家族幾百戶的貧寒之家。

他的幾個兒子請求他買一所園宅,他說:“京城裡的大官園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經常去遊園,誰會不准我去遊他們的園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園才能享樂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為天平寺,用來興崇三寶。他的幾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時輪流穿著。

范仲淹出將入相數十年,所得俸祿全部用來布施周濟別人,所以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而他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個個能繼承父志,捨財救濟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白賺錢了嗎?

我們可以通過比喻來思考,比如一個農民對著糧倉想:這是我自己種的糧食,當然應享受,不把牠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嗎?這顯然是愚人自絕後路的做法,不為明年留下種子,最後只會餓死而已。

可見,不顧及後果的過分享受,將會耗盡福報,給自己的未來和後世帶來無量的痛苦。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說好話,言善語,就能增長自身的正能量,生活中處處都是善的果報。

來源 : 禅语心得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