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儀式感,是讓平凡日子發光的魔法,是孩子對成長不可磨滅記憶。

看見好友的朋友圈,她為了給女兒生日驚喜,親手製作了零食花束、戳戳樂,擺滿了自家車的後備箱,可謂是儀式感滿滿。

回想起來,生活中朋友們分享的儀式感,大多都是源自夫妻、戀人之間,給予孩子的少之又少。

“儀式感”在教育裡,是最容易被父母忽略的一部分。

何謂“儀式感”?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儀式無處不在。

記得以前讀過一則《小王子》的童話故事:狐狸曾告訴小王子:“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這就像是一種儀式……”

狐狸說:“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村上春樹也這樣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01、儀式感≠物質上的滿足

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見一條視頻。

媽媽送孩子去補習班,到了門口,孩子遲遲不肯下車,他哭著問媽媽:“為什麼只有我每天一放學就要來補習班,你甚至連個擁抱都不給我!”

有的網友在視頻下評論:“你媽辛苦賺錢給你上補習班還那麼矯情,擁抱和未來哪個重要?”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每天豐富營養的三餐,價格昂貴的玩具,和當地最好的輔導班。

可當家長們竭盡全力,給予孩子這些物質的時候,忽視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過是一份簡單的儀式感。

孫儷曾在微博上記錄了女兒的第一次換牙,並展示了自己為孩子準備的“裝牙寶盒”。

價值不過三十多塊錢的紀念盒,承載了孫儷的愛與用心。

一次普通的換牙經歷,就這樣變成了充滿儀式感的親子回憶。

其實儀式感並不是追求形式、華而不實的東西,而是將普通的小事賦予愛和意義,讓孩子們感受到幸福和充實。

給孩子的儀式感,也遠沒有大家想像中的複雜。

一次放學後的擁抱、一本記錄成長的相冊、一句睡前的“我愛你”,都遠勝於物質帶來的意義。

02、儀式感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孩子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美國有一位攝影師爸爸阿迪斯,15年來每年都會在女兒生日的時候,在同樣的地方以同樣的姿勢拍下合照,作為他和女兒之間的親子儀式。

當女兒回憶起這些時光,她甚至還記得5歲時拍照的感受,她說:

“附近的商店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紅色外棚,爸爸抱著我拍照時,幸福得心都快要跳出來了。”

一場簡單的儀式,成為了孩子心中永遠的光亮,每次回憶起來,那份幸福感都會溢滿心頭。

儀式感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和關心,體會到家的溫暖與歡愉,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卻能為平凡的一天賦予特殊的意義。

在愛中成長的孩子,不僅會擁有強大富足的內心,還會對生活充滿善意和期待。

孩子更自律,具有主動性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9歲的女兒佳禾從窗邊端起了一盆植物,放在了鋼琴上,然後就自己開始練琴。

我們感覺到很奇怪,朋友說:

“她剛開始學琴的時候沒耐心,我就跟她說,音樂能讓她喜歡的植物長得更快更漂亮。
從那以後,她每天都會自己選一盆喜歡的植物,放在鋼琴邊,彈給這些植物聽,都不用我盯著她練琴了。

相比起那些苦口婆心教育孩子的家長,朋友的做法無疑激發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儀式感,他們的自律感和主動性會更強。

在孩子玩耍後,用一首歌的時間收拾好玩具;

寫作業前,準備好喜歡的水果和飲料;

練習樂器時,擺放喜歡的植物或玩具放在旁邊……

家長讓孩子做的事,無論強調多少遍,都會讓孩子產生“我是在為你做”的想法,而最後的效果往往都不盡人意。

而一個小小的儀式感,能讓孩子們意識到事情是自己的,他們會保持一種你想像不到的專注和認真,不會用馬虎的心態去敷衍。

並且儀式感可以為每件事的開頭,注入美好的心情,會使孩子們更加有動力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完成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更懂得感知生活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得好,這份好並不指代生存,而是用心生活的樣子。

定期的家庭旅行,每週末的外出野餐,節假日的禮物和祝福,都是對生活認真、尊重、敬畏且熱愛的一種態度。

父母帶給孩子的儀式感能讓他們從小耳濡目染,懂得生命容不得馬虎和將就,需要用心去經營,描繪出屬於自己的色彩。

即使工作再忙,也要陪著孩子一起停下腳步,陪他們一起感知生活的美好,體會人生的樂趣。

03、給家庭儀式感的12件小事

給孩子儀式感其實並不費錢費力,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改變就能達成。

家長們不妨跟著鹿媽一起來打卡以下的12件小事吧:

1. 準備一本相冊,每隔一段時間,全家人一起選取各自認為最有意義的照片,沖洗出來加入相冊中;

2. 設置固定的家庭聚餐日,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參加;

3. 每個月給孩子寫一封信(上學的孩子可以和你互相交換),聊聊平時羞於說出的話和一些小秘密;

4. 每位家庭成員的生日都要用心記住,互相準備賀卡和小禮物;

5. 準備一個紀念盒,留下孩子換下的每一顆牙齒,並給它們命名;

6. 每個月設置一次瘋狂日,放下手機,陪孩子完成一件平時不敢去做的事情(自己沒嘗試過的也可以);

7. 每周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視頻一次,分享日常生活;

8. 每週末和孩子一起分工打掃衛生,並在日曆上貼上一朵小紅花;

9. 接孩子放學的第一件事,給他一個擁抱;

10. 每週一次,讓孩子為自己搭配一次衣服(不要低估孩子的審美);

11. 和孩子培養共同的愛好,例如:一起做早操、每週一起看一部電影、週末一起畫畫;

12. 每晚入睡前給孩子一個吻,並對他說“我愛你”。

作家霖莜莜說:

“一次約定俗成的相聚,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其實是一次次關於儀式感的探索和溫習,也是一次次關於愛的認知與確定。”

對孩子來說,生活的一點點小美好,都會在他們的心靈留下一抹亮色,在時光的沉澱中,他們會逐漸變得內心豐盈,積極溫暖。

希望每個【在看】的你,都能陪伴孩子用心生活,給予他們一份小小的儀式感。

作者:晨妈

來源 : 女儿派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の智慧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