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遠離消耗你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過上什麼樣的人生。

往後餘生,遠離這三種消耗你的人。

只和舒服的人在一起,笑對人生!

1、滿腹牢騷的人

俗話說:聽話聽音,鑼鼓聽聲。

透過一個人的言談,可以看透他的人品。

《鬼穀子》裡強調:“說者聽,必合於情。”

鬼穀子所謂的“合乎情”,就是要合乎聽者的情緒。

要是有人單方面地對你吐苦水、發牢騷,絲毫不在意你的感受。

對方一定沒有把你當朋友,只是當成情緒的“垃圾桶”。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是可以相互影響的。

與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會變得樂觀、自信;

與負能量的人在一起,你也會充滿糾結、憂慮。

曾國藩曾說:“怨言太甚者,必多抑塞。”

牢騷話太多的人,日子一定過得很不順心。

古人云:“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

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

喜歡發牢騷的人,不僅老天爺看不上他,被他抱怨的人也不服他。

天怒人怨,禍事一定離他不遠。

不想被這種人拖累,一定要趁早遠離。

2、斤斤計較的人

《鬼穀子》裡說:“讓己者,養人也。”

容忍和謙讓,不僅是立身立德的需要,更是交際處世的需求。

沒有人能生活在真空淨土之中。

在復雜多樣的人際交往中,難免被人衝撞、冒犯。

為人處世,必須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

不宜鼠肚雞腸,為了許多年前的一點小事耿耿於懷。

《道德經》有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對待別人太過斤斤計較,就沒有人願意跟你打交道。

需知,能容天下人,才能為天下人所容。

因一點矛盾和過錯,就拒人於千里之外。

不僅會讓朋友疏遠,更會讓心胸狹窄。

《菜根譚》有言:“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此三者可以遠害,更能養德。 ”

對待別人的過錯,不要苛責;

對待別人的隱私,不要揭露;

對待別人的過去,一笑而過。

做好這三件事,就能與人為善,消災免禍。

3、自私自利的人

好的關係,總是相互的。

《鬼穀子》講:“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

知道別人有某種愛好,你可以不認同,但起碼要尊重;

知道別人有某種忌諱,你可以不理解,但起碼不冒犯。

既要“投其所好”,又要“避其所諱”。

這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邊界。

自私自利的人,總以為天底下都是傻瓜。

所謂人情不過是關係,用完就可以丟在腦後。

把你對他的好,全都當成理所當然。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

“飢則附,飽則沴,燠則趨,寒則棄。”

飢寒交迫的時候,跑去投靠人家;

吃飽喝足後,卻當做無事發生。

看到富貴人家,就上趕著去巴結;

路遇貧寒親戚,卻對人棄之不顧。

與這樣的人交往,注定是“無用社交”。

只會佔用你的時間,浪費你的精力,消耗你的真心,應當趁早遠離。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