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俗話常講:“嘴有多賤,命就有多賤”,喜歡多說話的人,如果不能把握一個度,是很最容易惹禍上身的,從一定意義上講舌頭是善惡之源,一般人最容易犯的也是口業。
所謂“口為禍福之門。”在佛教中“口業”分為四種,即妄語、綺語、惡口、兩舌,所以口業很重要,人這一生中,缺德的事肯定不會每天做,但是傷人的話,無德的話,可能會天天說,因為我們就生活在誰人背後無人問,哪個人前不說人的環境中,但是因果並不會因為人們的生活環境而改變,只要造了口業,還是要受報的。

要知道很多話不能亂講,很多人不懂因緣果報、或者根本就不信,殊不知因果並不是佛教創造的,而是佛陀發現的,因果是自然規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中國道教的《太上感應篇》開篇就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影,”這與佛教所講的因果是一個道理。
人一生的吉凶禍福,與自己的言語造作緊密相連,種善因得善報,種惡因造惡果。細心觀察不難發現,說話尖酸刻薄的人,一般都很貧賤,縱然一時享福也不能長久。
所以話不能亂,要知道古人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忌諱很多,禍從口出,常講這2種類型的話,不要亂講,折損福報,因果不饒人,看看你講過嗎?

第一、不要隨便發誓,話不要亂講,小心惹火上身。
現在的人,動不動就喜歡發誓,尤其是談情說愛的情侶之間,目的是讓對方相信自己,倘若按照誓言所做也到無妨,怕的是不能履行誓言。誓言只要發了,就要遵守,不然就回迎來相應的果報。
關於發誓有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兩位親兄妹超越了兄妹之情,被父母察覺,就讓他們娶妻、嫁人。他們就私奔了,去了好多地方,也沒找到安身之所。哥哥就想暫時分開,找到安身處所再會和。
哥哥為了獲得妹妹的信任,就跪在一棵枯樹前發誓:一年後,我回來找你。若不講信用,就像枯樹一樣,癱瘓不起。
一年後,妹妹得知哥哥都結婚了。妹妹就跑去找他,發現哥哥已半身不遂,而且被妻子逐出家門。所以誓言不要亂發,小心一語成讖,報在自身。
還有一種誓言比較常見,有些人明明做了壞事,不但不承認,反而希望用發誓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是這樣,因果不饒人,趕緊懺悔。

第二、說話不要太狂,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人低調總沒錯。但有些人總喜歡誇誇其談,說話太狂,或者說話太滿。譬如總愛在前顯擺說大話,說自己從不生病,說別人體格不好,結果沒幾天自己就發燒了。
還有人喜歡炫耀,說自己有頭腦賺錢多,結果沒過幾年就走下坡路了。所以不可說話口滿,不可心生惡念,說話太狂,就是不給自己留退路。
我們常說:禍從口出。說話千萬不要不經大腦,隨口而說,說的不好,就會惹禍上身。
尤其是以上兩種類型的話,隨便發誓以及說話太狂,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影響。願大家善護口業,深信因果,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阿彌陀佛。
來源 : 素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