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就兩個字

成全他人,也是成就自我。

盲人摸象裡,有人摸著像腳,說象的身體像樹幹;有人摸著象鼻,說象的身體像水管;有人摸著象牙,說象的身體像玉一樣潤澤。

誰都沒有錯,只是以偏概全而已。

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位置不同、層次不一,所看、所想都會產生偏差。

這時,就算用再有力的說辭,也難以推翻別人的眼見為實和經驗判斷。

世間很多矛盾,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解決矛盾最高明的方法,就兩個字——換位。

01、換位,是解決矛盾最高明的方法

魯迅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人與人之間,往往存在出身、年齡、身份、經歷等差異。

所以我們總說:“世上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到的只是片面;站在自己的角度,往往無法解決矛盾。

婚姻裡,丈夫希望妻子溫柔賢惠,妻子希望丈夫有責任心;

職場裡,員工希望老闆別空談理想,老闆希望員工積極上進;

出租車上,乘客埋怨司機開得太慢,司機吐槽路上太堵。

誰都沒錯,只是位置不同而已。

人若總想著改變別人,不懂得反思自己,只會加劇現存的問題,惡化彼此矛盾。

佛家講:“改變自己就是佛,改變別人就是魔。”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更容易解決問題。

換位思考,也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由此,既是考慮他人,也是解脫自己。

02、換位,是情商與智商的融合

古時,子貢和三季人爭論一上午,也無法說服其認同自己“一年有四季”的觀點。

孔子一句“一年的確只有三季”,解決了爭吵,打發了閒人。

但凡有常識的人,怎會不知一年有四季。

三季人向子貢表達自己的謬論,只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讚同罷了。

如此,何不像孔子那樣,盡快同意無傷大雅的反對觀點。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解釋你自己。”

無關原則的事,不必爭論;無關底線的事,不必解釋。

人生苦短,別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放過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那些真正聰明的人,總能第一時間找到矛盾的根源。

那些擁有高情商的人,總善於洞察人性,把一切化繁為簡。

換位,是情商與智商的融合,能讓人生順風順水。

03、換位思考,更容易雙贏

曾看過一個故事:

夜深人靜,一瞎子點著燈,等丈夫回家。

丈夫到家後,很疑惑:“你又看不見,為何點燈。”

瞎子說:“因為我看不見,才給你點的燈,你的傷還沒好,別再磕著碰著了。”

瞎子點燈,雖然照不亮自己的世界,但卻溫暖了一段關係。

生活中,很多感情,毀於不懂換位思考。

當別人給的,不是我們想要的,就算再好,也會大打折扣,反之亦是。

用心了解他人的真正所需,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命是一場回音,成全他人,也是成就自我。

人心相互,懂得換位思考,更容易雙贏。

善待生活,生活自會以善回饋。

04

《題西林壁》有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看別人眼中的風景,要找同樣的角度位置。

與別人意見相左時,要站在別人的位置上看待、思考問題,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換位,可化干戈為玉帛,解決世間一切矛盾。

作者:韓九叔

來源:國學文刊 (ID:GuoXuewenkan)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