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百態,世事無常。
你會遇到高山流水,自然也會遇到平原草地。
有人心疼你,也有人傷害你;有人鼓勵你,也有人來罵你……
南懷瑾老師告訴我們:“有人罵你、侮辱你、折磨你,都是在幫你消罪業、清業障,你應該感謝他!”
深以為然。
01、感謝罵你的人,他是在幫你消災
《中阿含經》中說:“若以諍止諍,諍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
只有忍耐和克制,才能終止爭吵。
別人罵我們,給我們臉色,其實都是在消我們的業。
唐代著名高僧寒山和拾得,曾留下一段著名的對話,大意就是:
“有人欺你辱你,你且忍他讓他。”
接著,拾得便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這場問答,蘊含了古德大師對人世因果的看法。
世間所有相遇,都有因果,上天讓你遇到一個罵你的人,是來替你消災了。
假如你真的哪裡做的不對,那他的罵就是在提醒你,要改正;假如你並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那就是有所虧欠,才有如今的還債,罵上幾句,災禍就走了。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就是因為“我執”太重了,所以一切逆境就都來了。
《心經》中說:“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別人罵你、給你臉色,你如果能不去掛礙,當下不僅能心安無事,還能消除宿世業緣,災禍自然就遠離了。
所以,有人來罵你,你要感謝他,他是在幫你消災!

02、愛聽好話的人,下場往往很悲慘
生活中,有人罵你,自然也有人夸你。
罵你的話,是給你消災;夸你的話,卻是給你招禍。
正如《金剛經》中所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陀的話,真實平凡,從來沒有花言巧語。
史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十七歲時已經聲名在外。
當時,很多人稱讚他,而他也想當然地認為,自己的書法技藝已經爐火純青,於是別人再請他寫對聯,他便不肯下筆了。
一次,王羲之路過一家餃子舖,見門上對聯寫得缺乏風骨,很是一般,便想指點一二。
於是,他來到店家面前,發現一位老婆婆獨子擀麵皮、包餃子,包好的餃子隨手向屏風拋去,竟穩穩地越過屏風落在鍋內。
王羲之驚訝老婆婆的高超技藝,問道:“你這是多長時間練成的?”
老婆婆回答:“四十年能熟練,可要想深練,得一輩子。”
王羲之不免自慚形穢,又問:“您家的餃子名不虛傳,可門口的對聯爲何不寫得好點兒呢?”
老婆婆氣道:“倒是聽說有個叫王羲之的字寫得好,可人家架子大,哪能瞧得起我們這小店呢。”
王羲之聽完這話,臊的面紅耳赤,從此以後再不敢驕傲,而是更加虛心練字,終成一代大家。
恭維,往往會讓人喪失判斷力,這是人世間最大的禍患。
《佛說善生經》中說:“美言親復有四事。”就是在告訴我們,親近“美言,會有四種禍患。”
聽好話就高興,聽真話卻心生反感,這樣的人注定生活在欺騙中,被恭維裹足不前,那是對你生命的捧殺。
人生中能遇到對我們說真話的人,是最大的福氣。每一個批評和建議,都為我們指明了前方的坦途!
03、傷害你的人,都是來渡你的
佛家常說:“前世相欠,今生相見。”
累世的前恩怨結,讓我們今生相遇。所以,我們要明白,別人罵我們,其實是給了我們化解業障的機會。
所以說,傷害我們的人,是來幫助我們的。
佛在《金剛經》中曾提到這樣一件事:
歌利王曾殘暴的肢解傷害佛陀的身體,但佛陀未曾有一絲嗔恨,而是想著若有所成,第一個要度化的就是這位歌利王。
面對與生活中的傷害,可以多看看佛陀的忍辱,就可以知道 ,我們所受的委屈不值一提。
然而別人的傷害如果我們不願意放下,就是不停地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佛說,人世之苦,八苦為最。其中就有“怨憎會苦”。
只有原諒和感恩,才是化解的良藥。
這世上的相遇,是緣也是劫。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是上天來渡我們的。
有人教會了我們寬容,有人教會了我們忍讓。面對傷害我們的人,放下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每一場遇見,都是修行。每一次原諒,都是消業!
作者 :云谷禅师
來源 :国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