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破崙曾經說:“生命是無止境的,不能僅以年齡去衡量;
有些人在瞬間過了一生,有些人則在朝夕之間突然衰老。”
變老,不是鬢邊的第一根白髮,也不是臉上的第一道皺紋。
當一個人放棄了自己,才是變老的開始。
養成這10個好習慣,讓你越活越年輕。
01、飲食節制
《黃帝內經》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一到更年期,胃口就不如以往。
就是因為年輕時暴飲暴食,損傷了腸胃。
長期肥甘厚膩、高鹽高油,更容易誘發三高。
三餐均衡搭配,葷素要吃、雜糧也要吃。
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有言:
“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常欲令如飽中飢,飢中飽爾。”
古代養生家的秘訣,就是飲食節制、少食多餐。
規律的飲食,可以調理人的氣血、滋養人的髒腑,讓人越活越年輕。
02、作息規律
長期熬夜,身體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都找上門來。
休息不好的直接後果,就是加速衰老。
熬夜熬出皺紋、黑眼圈,再好的保養品也救不回來。
無論多忙,都不能耽誤睡覺休息。
早睡早起,保持規律的作息。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才是年輕的前提。
03、心態積極
《黃帝內經》裡說:“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
中醫養生之道,講究的是“養心調神”。
心態平和,不患得患失,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
人體內的生理活動,就能始終按照自然規律去運行。
整天心事重重的人,容易老得快。
喜悅的心情和愉快的笑聲,遠勝過世間一切保養品。

04、堅持運動
蘇格拉底曾說:“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
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鍛煉身體,才能讓自己保持年輕活力。
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消除疲勞,喚醒身體的活力。
應以舒緩的運動為主,例如瑜伽、慢跑等。
劇烈的運動,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還會造成機體損傷,對健康無益。
05、保持童心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生命不在年齡,貴在心態年輕。
林語堂先生40歲時寫道:“一點童心猶未滅,半絲白鬢尚且無。”
年紀越長,越不能失掉童心。
活到兩鬢斑白,仍要像個孩子一樣,不被世間的羅網所束縛;
仍要像個孩子一樣,對生活充滿好奇。
06、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能力越強的人,心態往往越年輕。
我們無法延續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
再美的容顏也敵不過歲月凋零,知識的芬芳卻能夠歷久彌新。
常聽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讀得多了,會隨著年紀,沉澱成底蘊。

07、少管閒事
古人云:“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閒事養精神。”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操心越多,老得越快。
總愛伸手管閒事,難免委屈了自己。
少管別人的閒事,有時間多保養一下自己。
事不關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多言。
閒話就當耳旁風,聽過就散了;
閒事就當看熱鬧,不必掛心。
08、拒絕攀比
莊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很多人並非自己活得累,而是時時刻刻跟別人比,所以心累。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
想要越活越年輕,先要發自內心地認可自己。
碰到比別人好的方面,不驕不躁;
遇到不如別人的地方,也不氣餒沉淪、不眼紅妒忌。
不跟別人比,好好活自己。
09、有事可做
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一個人,如果整天吃飽了沒事做,沒有什麼事能讓他上心,是非常可怕的。
人老要有“三勤”:手勤、腳勤、腦勤。
大步邁起來,身體動起來,腦子活起來。
可以當老人,絕不當廢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盡量不去麻煩別人。
老來有事可做、有餘力做,不僅是自己的幸運,也是兒女的福氣。
10、知足常樂
《道德經》裡講:“知足者富。”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很多事都不值得掛心。
放下慾望,可以使精神保持清明,讓心態變得年輕。
吃什麼都香甜,穿什麼都舒服,生活質樸而滿足。
來源 : 儒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