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女人,後半生不拼男人,而是拼這三樣東西

聽過這樣一句話:“女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

不可否認,結婚是人生大事,一定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或深或淺的影響。

但是這種完全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的選擇,會在無形中為自己的前路增添許多未知的風險。

作為女人更該明白,沒有誰會是誰永遠的依靠。

靠著別人扯拽著你向前走,終究沒有自己走得穩。倘若有一天他轉身離去,難保自己不會摔得鼻青臉腫。

女人後半生請記得,該拼的不是男人,而是這三樣東西。

01

健康的身體

英國作家培根說過:“健康的身體乃是靈魂的客廳,有病的身體則是靈魂的禁閉室。”

健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貴財富,可偏偏也最容易被忽視。

人到中年,身體素質不比以前,尤其是女人,慢慢地會顯出很多毛病。

年輕的時候,總是仗著自己身強體健不以為意,肆意地熬夜、毫無節制地吃喝、因為偷懶不運動。

可是,你偷的每一次懶都被命運記下了一筆賬,然後不知哪一天,就要跟你算個明明白白。

復旦教授于娟,在31歲那年被確診癌症,從那時候起,她開始反思曾經的生活方式。

除了不規律的飲食和作息,更是在學習和工作中像個拼命三郎,不捨得給自己留下一絲喘息的餘地。

為了在考試中成績斐然,她可以一天看21小時的書;

看到各種大大小小的證書,都想考一個,每次考試前的突擊總弄得自己元氣大傷;

還給自己設定了三年搞定兩個學位的目標,為此日夜兼程……

在病中時于娟寫下了自白著作《此生未完成》,裡面有這樣一段話: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

透過生死,你會覺得名利權情都很虛無,說穿了,這些無非是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也許你有很多夢想亟待實現,可是這一切都建立在擁有一副好身體的基礎上。

想要欣賞山巔的美景,那你首先要保證自己有能攀上頂峰的力氣。

從今天開始,多一點自律,少一點放縱,對自己負責,也讓家人寬心。

千萬別等到身體亮起了紅燈,才明白健康可貴。

02

獨立的人格

有人說,這世間最毒的情話,莫過於“我養你”。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這是一句美好的誓言,值得用一生去期待。

直到走過半生,才發現沒有誰能當誰的避風港,你必須學會自己撐傘,才不至於在滂沱大雨中被淋個透心涼。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因為相信老公的一句承諾,就完全放棄了工作,在家安心地做個全職太太。

可是一朝婚變,丈夫陳俊生提出了離婚,她除了一身傷什麼也沒留下。

同樣的劇情出現在《三十而已》時則完全不同,女主顧佳跟出軌的丈夫說出離婚的那一幕,讓多少觀眾拍手叫好。

這其中的差別,大概就在於女人是否被瑣碎的生活所牽絆,漸漸地放棄了自己。

如果囿於二尺灶台,只記得圍著別人團團轉,慢慢地就會忘記追尋本來的自己,再想要抽身就難於登天了。

可是,倘若你一直走在前進的路上,就沒什麼好害怕。

因為你見過午後熾熱的陽光,也看過夜裡突降的暴雨。因為知道自己有多好,所以不怕前路有多難。

想要什麼就自己去爭取,經歷過爬山的艱辛,才會知道山巔的美景有多麼動人。

這一路上,可以期待有人一路同行,卻不要指望他一路拽著你走。免得時間長了,兩個人都累。

若是某一天那雙拽著你的手突然撤走,難保自己不會像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一般重重摔在地上。

路要自己走才穩,錢要自己掙才踏實。

往後的日子,願你天黑能掌燈,下雨能打傘,歷經歲月滄桑,越加遺世獨立。

語宇宙是如何形成的? 科學家認為它起源為137億年前之間的一次難以置信的大爆炸。這是的表面依然,但會越來越冷。地球仍會被太陽的熱量熔化。3.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按距太陽遠近排列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們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按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體積和質量較小,平均密度最大,衛星少;巨行星(木星、土星)體積和質量最大,平均密度最小,衛星多,有行星環,自身能發出紅外輻射;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體積、質量、平均密度和衛星數目都介於前兩者之間,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存在行星環。九大行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圓形的橢圓軌道上,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即行星的軌道運動具有共面性、近圓性和同向性,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稍有偏離。太陽的自轉方向也與行星的公轉方向相同。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自轉週期都在1,太陽也有自轉,但跟地球不同的是太陽不是固體,因此不同的緯度轉速不一樣,在太陽赤道,轉一圈要25個地球日。緯度越高,轉速越慢,在靠近兩極的地方,轉一圈要約31個地球日。在地球上,在你南面的地點無論多久都在你的南面,但在太陽上,這不成立。越靠近赤道,轉的越快,就會滑向東邊。這是流體的情形3.我們見到的太陽的表面實際並不是一個面。在我們看來,太陽似乎有一個固體的表面,並且有一個可測的邊界。真實情況是:太陽是一個由氣體組成的球體,沒有固體的表面。我們看到的邊界,只是由於在那兒,太陽氣體的密度下降到使光透明的程度。在這個密度之上,太陽是不透明的,因此我們看不到太陽內部。雖然我們現在了解到這些,但天文學家仍然把這一不透明的邊界當作太陽的“表面”,稱作光球層。4.光球表面另一種著名的活動現象便是太陽黑子。黑子是光球層上的巨大氣流旋渦,大多呈現近橢圓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襯下顯得比較暗黑,但實際上它們的溫度高達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單獨取出,一個大黑子便可以發出相當於滿月的光芒。5. 太陽的年齡約為46億年,它還可以繼續燃燒約50億年。在其存在的最後階段,太陽中的氦將轉變成重元素,太陽的體積也將開始不斷膨脹,直至將地球吞沒。在經過一億年的紅巨星階段後,太陽將突然坍縮成一顆白矮星–所有恆星存在的最後階段。再經歷幾萬億年,它將最終完全冷卻,然後慢慢地消失在黑暗裡。6.通過對太陽光譜的分析,得知太陽的化學成分與地球幾乎相同,只是比例有所差異。太陽上最豐富的元素是氫,其次是氦,還有碳、氮、氧和各種金屬。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以外,太陽能是一切能量的總源泉。那麼,整個地球接收的有多少呢?太陽發射出大的能量呢?科學家們設想在地球大氣層外放一個測量太陽總輻射能量的儀器,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積上,每分鐘接收的太陽總輻射能量為8.24焦。這個數值叫太陽常數。如果將太陽常數乘上以日地平均距離作半徑的球面面積,這就得到太陽在每分鐘發出的總能量,這個能量約為每分鐘2.273×10^28焦。(太陽每秒輻射到太空的熱量相當於一億億噸煤炭完全燃燒產生熱量的總和,相當於一個具有5200萬億億馬力的發動機的功率。太陽表面每平方米麵積就相當於一個85000馬力的動力站。)而地球上僅接收到這些能量的22億分之一。太陽每年送給地球的能量相當於100億億度電的能量。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無污染,是最理想的能源。7.太陽表面經常發生強烈的爆炸。這種爆炸就是我們看到的耀斑,能在短短幾秒內釋放出上百萬顆原子彈的能量。當耀斑發生時,太陽的大氣層會被吹出一個巨大的洞,並發出十分強烈的光、電磁波,高能X射線及數以百億計的帶電粒子,這種現像被稱作太陽風。當太陽黑子最活躍時,耀斑和太陽風也發生的最頻繁最劇烈。8.太陽像是空間的一塊巨大的磁鐵。與地球類似,太陽內部好像有一個巨大的磁鐵,這磁鐵產生了巨大的磁場,在太空中綿延數億英里,並控制周圍熱氣體的流動。每隔11年,在黑子活動週期的開端,磁場南北極會顛倒一次,而太陽自轉軸保持不變。天文學的基礎知識(一) 地球的基本概況? 1. 年齡:46億歲。公轉週期:約365天。公轉軌道:呈橢圓形。7月初為遠日點,1月初為近日點。自轉週期:恆星日:約23.小時56分4秒。太陽日:24小時。自轉方向:自西向東。黃赤交角:23°26。赤道半徑:是從地心到赤道的距離,大約6378.5公里。平均半徑:大約6371.3 公里(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體積:10832億立方千米。質量:5.9742×10^21 噸。平均密度:5.515 g/cm^3,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3.61億平方千米。大氣:主要成份:氮(78.5%)和氧(21.5%)。地殼:主要成份:氧(47%)、矽(28%)和鋁(8%)。表面大氣壓:1013.250毫巴。由化學組成成分及地震震測特性來看,地球本體可以分成一些層圈,以下就標示出它們的名稱與範圍(深度,單位為公里):0- 40地殼,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內地核。地球表面積71%為水所覆蓋,地球是太陽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擁有液態水的行星( 土衛六的表面有液態乙烷或甲烷,而藏於木衛二的表面之下則可能有液態水,不過地球表面有液態水仍是獨一無二的)。天文學的基礎知識(二) 2.地球距離太陽1.5億千米,從地球到太陽上去步行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20多年。地球屬於銀河系太陽系,處在金星與火星之間,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但人類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潮力會使地球的自轉週期每一世紀增加約2毫秒,最新研究顯示在9億年前一天只有18小時,而一年則有481天。地球衛星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在太陽系中是地球中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都有自己的衛星。3. 地球繞地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的自轉。地軸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穩定的。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約為23小時56分,這個時間稱為恆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們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時,這是因為我們選取的參照物是太陽。由於地球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這4分鐘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疊加的結果。天文學上把我們感受到的這1天的24小時稱為太陽日。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晝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溫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適合人類生存。月球基本概況? 1.它每年以三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十億年前,它和地球的距離只有現在的一半長。像地球一樣,月球也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也不對稱,北極區隆起,南極區凹陷約400米。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月球本身不發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2.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25℃;夜晚溫度可低到-183.75℃。由於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於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於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3.月亮比地球小,直徑是3476公里,大約等於地球直徑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積的1/14,比亞洲的面積還稍小一些;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換句話說,地球裡面可裝下49個月亮。月亮的質量是地球的1/81;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 34克,只相當於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說,6公斤重的東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體顯得很輕鬆,稍稍一使勁就星。水星目視星等範圍從0.4 到5.5;水星太接近太陽,常常被猛烈的陽光淹沒,它的軌道距太陽4590萬~6970萬千米之間,所以望遠鏡很少能夠仔細觀察它。水星沒有自然衛星。水星離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公里,繞太陽公轉軌道的偏心率為0.206,故其軌道很扁。

來源 : 正能量來了

發表迴響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