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社會在源源不斷地發展,生活質量也逐步開始提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壓力只增不減。
我們逐漸被這個社會同化,剔除了我們原本的模樣,有時候看著如此忙碌的自己,都想不起來最初的夢想是什麼。
當我們過於在乎別人的感受和意見時,往往很容易忽略自己,人生之路,自己本來是主角,卻被迫活成了配角。
人生一輩子,行走在壓力之中,往往容易為了討好他人而活著。
“討好型人格”一旦養成,就會漸漸失去自信,最後導致整個人活得卑微到了骨子裡,不僅如此,失去了骨氣的人還會被其他人看不起。
盧梭曾經說過:“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確實如此,要知道人這一輩子關於錢財這類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骨氣尊嚴是長存於世的。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現實的殘酷讓有些人無法堅守自己的內心,只能不斷去討好別人。

02、過度討好別人,會活得沒有尊嚴
有的人在生活中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和眼光,當別人對自己表現出一絲絲的否定時,內心的自卑感就會源源不斷地湧上來,將自己的信心覆滅,做人也越來越沒有底氣。
海卡爾曾經說過:“人的尊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錢、地位、權勢,甚至比生命更有價值。”
人最不能丟棄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尊嚴,做人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堅守底線。用尊嚴換來的皆大歡喜是很脆弱的。
很多時候,以為自己放低了姿態就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換來對方的真心交付,而事實上只會讓對方更加不在乎你,更加不懂得考慮你的感受。
在原則問題上一退再退的人,最終只會將人際關係弄得一團糟,真心付出了很多,最後卻被別人隨意踩在腳底下。
不必為了討好別人,而放低底線和原則。
討好別人是一件非常不利己的事情,它並不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反而會讓別人看輕了自己。
生活是自己的,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需要總是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而做出妥協,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03、過度討好別人,反而會被他人瞧不起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充滿了很多的試探和不確定性,如果一個人的靠近帶著很強烈的意圖或者是目的,只會讓對方產生本能的抗拒。
一個人越是想要討好別人,就會越顯得自己有多麼的卑微,這樣反而會讓別人更加不想理睬你,甚至打心底里看不起你。
當你放低姿態去討好別人的時候就是降低自己與別人對話的地位,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別人又怎麼會看得起你呢?
卑微到塵埃里的討好是心理畸形的表現,同時也會讓別人沒有深究的慾望,即使他有著非凡的能力,有著滿腹的才華,終究也會因此錯失機遇。
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去討好他人。
人生總有一些需要放棄的東西,堅持應該堅持的,放棄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這樣才會有新的開始。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經一眼就看穿了這浮躁的世界,與其將心思都放在如何討好別人身上,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提升自己,爭取厚積薄發。

04、人生很短,學會提升自己,依靠自己
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懂得重視自己。
人生很短,努力的人很多,競爭壓力也就很大,如果不去提升自己很快就會掉隊。
而比你優秀的人,不願意降低姿態去遷就落後的你,所以只有自己真正變強大了才有資格與其他人論春秋。
總是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並不現實,而對方也不一定願意全盤接受你的依附,甚至會想要盡快擺脫。
所有自己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去爭取,靠人不如求己。
人生的路,還是要一步一步去走。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認真努力的人,你所想要的一切都在路上。想要什麼,靠自己去爭取。
靠自己,自己所擁有的能力都是紮紮實實在自己手裡的,靠別人獲得的短暫成功,總有一天會被收回去。
我們是生活的主人,命運應該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未來的可能性將會是無限大的。

05
這個世界上你最該討好的人是你自己而不是別人,當討好別人變成了一種習慣,自己的內心就會越來越脆弱,自信心也會大幅降低。
陶行知曾經說過:“人敬者,必先自敬。”
為人處事,我們首先要懂得自重,取悅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才能獲得其他人的尊重,不給對方傷害自己的機會。
學會取悅自己,學會愛自己,也是一種本領。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舒適是最重要的,不必為了刻意去討好誰,而偽裝成其他樣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要學會善於發現自己的魅力。
其實人生所想要的一切都應該靠自己的本事去爭取,靠自己能力得來的東西才是最靠譜的,也是最踏實的。
人生苦短,看著自己的影子,不免為其心疼,我們應該把精力花費在提升自己身上。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拒絕討好別人,人生才會有不一樣的路徑選擇。
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卑微地活著,不要被人看不起,人生自己做主,就該要為自己而活,活出精彩,活出驕傲!
來源:拍客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