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千萬不要抖腿,看完受益終生

南懷瑾大師曾說:“坐著抖腿是‘敗相’,事業財富會敗光。”

抖腿,是一種失禮且輕慢的行為,也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

在言行舉止上非常講究規矩,甚至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他今後的禍福端倪。

01、人坐著,千萬不要抖腿

《麻衣相法》中說:“搖膝不定者,坐之敗也!”

古人認為抖腿是一種輕浮、破敗相的表現,經常抖腿的人會抖光自己的好運和福氣。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抖腿的習慣,越是放鬆的時候,越喜歡抖。

常言道:人抖窮,樹抖死。

就好比一顆大樹,表面上看起來很粗壯,當你用力搖動它的時候,大樹的樹根不會被破壞,但樹葉多少都會因為晃動而落下來。

人也同樣如此。福氣就好比大樹的葉子,當一個人抖腿的時候,也就是在抖落自己的福氣。

其實,抖腿表現了一個人心性不定,心浮氣躁。

這樣的人,往往內心缺乏自信,沉不住氣,缺少智謀,也容易好高騖遠。

末代皇帝溥儀年輕時,總不自覺的抖腿,有時候還會露出輕佻之相。

溥儀當時的老師陳寶琛多次告誡他:“樹搖葉落,人搖福薄。坐就要有坐相,抖腿會抖光福氣。”

但年少輕狂的溥儀根本不聽,依然我行我素。

最終,大清王朝被推翻,老祖宗打下的江山就這樣被溥儀給“抖沒了”。

古語云: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

人,不論是吃、睡還是坐、站,都有其該有的姿態、規矩。

不要小看言行舉止的力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往往折射著一個人的禍福命運。

所以無論如何,要注重自己的禮儀舉止,否則不但別人看了不舒服,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02、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老話說:行動坐臥,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萬象皆由心生,心有所想,身有所動。言行舉止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德行和修養。

而在佛家常教導眾生,身不可有邪行,身體上哪個部位的邪行,身體就會遭遇對應的果報。

而佛家說的身邪行就是指不健康,身體多病,進而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

清末政治家李鴻章想在自己的門生里提拔一個人,於是他請來一位面相先生幫忙。

但沒想到的是,面相先生不光光看了所有門生的面相,還仔細觀察了他們的鞋子。

看李鴻章面帶疑惑,面相先生主動解釋道:“走相不正心眼歪。走路時腳後跟不著地表示無力,這樣的人往往靠不住。”

所謂相由心生,看相識人,由表及里,相定乾坤。

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路要有走相。

如果一個人東倒西歪、抖腳聳肩,這樣人的必然運勢不好,時常倒霉。

晚清名臣曾國藩有次接待英國使臣。整整一夜陪著英國使臣聊天,喝茶,嗑瓜子。

直到第二天清晨,曾國藩才離開。

曾國藩離開後,英國使臣發現在曾國藩座位邊有瓜子殼圈出來的完整的兩個腳印。

原來,曾國藩在陪英國使臣談話時一直正襟危坐,兩條腿從來沒有亂動過。

可見,曾國藩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學識淵博而讓人尊敬愛戴,同樣也因為他的舉止修養。

《了凡四訓》中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個人的命運源於自己的一言一行,種下善因,就會得到福報;種下惡因,就會得到惡報。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的言行舉止,就是你的風水。

03

《禮記》中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從國家到個人,從大事到小事,從生老病死,到婚喪嫁娶,人生在世都離不開禮儀規矩的約束。

這些禮儀規矩流傳至今,不僅是祖輩總結出來的經驗,更是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

也許有人會覺得抖腿無關緊要,卻不知一個人的命運好壞,正是折射在許多行為舉止的細節上。

面相是外表,舉止才是門面。

有福之人,福在心中,也在臉上,更在舉手投足之間。

希望大家在看完文章之後,能謹記老祖先的教誨,做一個有德行,有修養的人。

同時傳給自己的下一代,為家族積累福報。

作者 :云谷禅师

來源 :国学生活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