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告誡世人:飯桌上若是有這種習慣,一定不能深交

作者:国文

曾國藩被譽為“天下第一完人”、“半個聖人”。後人之所以這麼評價他,不光是他在晚清政壇上有豐功偉績,還在於他本人有高尚的品格修養。

他的修身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嚴格到細枝末節。在飲食吃飯方面,曾國藩自然也有修身的規矩。

他指出:在飯桌上要飲食有節,表裡如一,實實在在,注重德行。但凡是破壞其中一點的人一定不可深交。

曾氏家訓裡有一條:“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曾國藩一生修己,吃飯上也是如此,所以他在吃飯上也善於識人之道。據史料記載,他的兩次飯局看人才,被後人傳為佳話。

曾国藩告诫世人:饭桌上若是有这种习惯,一定不能深交

有一回,與部下吃飯的時候,飯粒中有沒有去殼的穀粒,曾國藩觀察到了。可是一位戚姓幕僚,竟然仔細的將沒有去殼的米粒一一挑出,當時的曾國藩並沒有說什麼。

吃完飯後,曾國藩立即派遣賬房拿出了20兩的白銀給了這位幕僚請求他返鄉。正當這位幕僚疑惑之時,曾國藩嚴厲的說道:

“你剛從農村到湘軍的總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忘了珍惜糧食的道理,留在軍營中,恐怕是會有後患”。

在眾位幕僚的請求之下,曾國藩才勉強留下了他,曾國藩將他調去管理菜園,戚某於是在曾國藩的點醒之下放下了身段。

曾国藩告诫世人:饭桌上若是有这种习惯,一定不能深交

還有一次,曾國藩擔任了湘軍總管,負責招賢納士,某一天,他的一個老鄉前來軍營想要投奔他。

這個老鄉口口聲聲說自己為人品行端正,但生不逢時,家勢中落,日日只能以粗糧為食,投奔他也只是為了有一口吃的,不至於餓死,也沒想要多麼高的軍餉。

曾國藩便相信了,請這位老鄉吃了一頓便飯,然而就是這頓便飯,讓曾國藩改變了想法。

這位老鄉在吃飯的時候,竟然將粥裡面的粗糧精細的挑揀了出來。所謂的吃苦耐勞這麼看來明顯是虛言了。

於是,曾國藩拒絕了這​​位老鄉的請求。因為行軍打仗途中,條件比較艱苦,做的飯都是比較粗糙的,粥裡面往往會摻雜不少雜糧。

而像他這樣對食物挑剔的人,怎麼能吃得了苦呢?

更重要的就是,他為人不誠懇,這樣的人,是萬萬不能繼續留下的。

所以,曾國藩通過一頓飯就看清了這個老鄉的為人,實在是準確至極。

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曾國藩的大智慧。一個真正有德行修養的人,必定是連吃飯也有極好的修養。

與之相反的,則是那些挑三揀四、養尊處優的人,飯局上況且如此,想必這個人平時的品行修養也不會怎麼樣。

曾国藩告诫世人:饭桌上若是有这种习惯,一定不能深交

古往今來,華夏都是文明大國,一直都非常的講究修身的美德。

曾國藩是歷史上極其註重德行涵養的一位名人,他在人格修煉上總結精闢,富有深意,後世人讀之受益匪淺。

他既是一個善於識人的智者,也是一個自我修行極高的儒者。他不但能從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品性,更能從生活中讀出一個人的胸懷。

曾國藩能準確的分辨出他人的目的和德行,就是因為他有至高的德行。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表現,也是一種細節中隨處可見的品性。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品行端正的人一定是自我修行嚴謹的人,一定是善於自省的人,也一定是虛心受教的人。

這樣的人,到了哪裡,都帶著修養,處處都顯出儒雅的風度,做人如此,吃飯也如此。

歷史上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故事,也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次放下筷子去迎賢才的故事。

修身是做人之本,對人的一生影響極大,修養身心,是 長久之功,需要日日精進,不妨從一日三餐做起,點點滴滴學美德。

來源:老子道德经微言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生命の智慧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