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有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佛菩薩所求都是為了眾生,所以很多人都會在佛前跪拜,祈求福報。
然而,拜佛不在言語,只有牢記這2句話,福報才會不請自來!

第一句話:拜佛不如學佛。
佛曰:“心善則美,心真則誠,心誠則靈。”
萬物從心起,心誠,方有萬事靈;心善,方有萬事皆可能。
拜佛無數,不如先學佛。
從前有戶人家的女子,想送些錢給寺廟,奈何只有兩文錢,便將這錢拿來布施給了和尚。方丈聽聞此事後,親自替她做迴向。
不久,她成了貴妃,又來到寺裡。布施了幾千兩,卻只是徒弟做迴向。
女子不解兩次佈施待遇為何不同。
方丈回她:“從前雖只兩文,但這是你真切虔誠布施的心,無以為報;而現在,雖有千兩,心不真切,不過半善。徒弟來做便已足夠。”
人常說: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
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為慈悲為懷,心系眾生。
我們燒香拜佛求保佑,不如先學會佛的善良。
一念慈,則萬物善;一心慈,則萬事靈。
懷善念,行善舉,積善遠惡,心誠心善,必能改命、修福、避禍。
修一顆佛心,就是做自己的佛。
心懷慈悲,是渡人,也是渡己!

第二句話:拜佛不如做佛。
人到中年才能明白,生命起落之間,橫生百態。
其間所有的苦難,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壇經》有云: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人生在世,求佛容易求己難。
有個農夫的馬車陷進泥坑里,四下無人能助,只好祈禱:佛陀啊,求您將車從泥坑中推出來吧!
佛回應:“你試試將車子周圍的爛泥和石子清理掉。”
農夫依言照做。
清理完後,佛又說:“好了,現在將你的鞭子拿起來吧。”
車子果然輕鬆地行駛開了,農夫感概佛陀的神力。
佛陀卻說:“泥坑是你自己清理掉的,馬兒是你用鞭子趕起來的,這事情你不去做,我也無能為力啊!”
六祖慧能在回答五祖來意時,曾說:“唯求作佛。”
拜佛無數,不如先做自己的佛。
所謂,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最好的貴人,永遠是自己。
所有的運氣,都不如自己有底氣!
《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人人都是自己的佛菩薩。所有的苦難福報,不是靠上天保佑,而是靠自己自渡。
求神拜佛,為的不是天降好運,而是學會修一顆佛心,自求福德。

佛家有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人生禍福,從心田而起。
求神拜佛,不要只是為了求好處,而是要向佛菩薩學習,以佛為榜樣,修行自己,福報才會不求自來。
有句話說的好:“念觀音學觀音,不如做自己的觀世音。”
學佛菩薩的善良,做佛菩薩的自渡。人生一切福禍,都是自作自受!
作者:云谷禅师
来源:国学生活